『贏在起跑點上』是Fiona很不喜歡的一句話,
尤其是把這句話套用在教育孩子的這件事情上。 

最近,閱讀了一些關於教育的資訊, 
-小學生的國語課要學習修辭法? 
-雙語幼稚園保證讓孩子能聽、說英文? 
-學齡前的孩子珠心算破段?
看到這些,身為媽媽的我只想說,這些孩子太可憐!
為了贏在起跑點上,他們可能輸了童年,扼殺了純真的笑容。 

Fiona的高中老師曾經講過些話讓我記憶深刻,
每個人的出生都是一樣的,什麼都沒有帶來,
每個人的終點也是一樣的,什麼也都帶不走;
大家套上一個相同的目標,你會怎麼走?
筆直前進,專心前進用最近的距離到達終點?
東晃西走,繞了2-3倍甚至更長的距離更多的時間再到達終點?
我還記得老師在黑板上A-B點的空白處畫上蛇行的前進軌跡,
然後丟了個問題讓我們思考:繞遠路才到達終點的是輸家嗎?
其實,不在乎距離、時間的限制按照自己的步調前進,
經過的地方多了能觀看的風景、歷練的人生不是更多?
目光若只專注在最後的結果,那麼能享受的部分也少了很多!
我想真正的人生沒有所謂輸贏,既然所有人的終點都是一樣的,
那麼人生的重點應該落在達到終點前那段旅程: 
-你是不是走自己想走的路?
-你是不是享受了這段旅程帶來的一切呢?
況且人生只是一場短跑比賽嗎?我們大家都知道-它不是!
龜兔賽跑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,
贏在起跑點的兔子最後仍是輸給了一路落後的烏龜!

Fiona覺得『輸在起跑點又如何?最後會到目的地就好了!』,
我常對孩子說:你的腳步要慢一點才能走的更穩。
也鼓勵孩子一定要多多觀察、了解、欣賞這個世界,
世界如此美麗,有了眼睛不欣賞,有了耳朵不聆聽,有了喉嚨不歌唱,
那麼這樣無趣的人生與盲聾有什麼差別呢?
當然,我對孩子也有一份冀望:
希望他一輩子快樂、健康、善良還有找到真愛幸福一生,
如果能夠額外有一些成就的話,錦上添花也不錯。
但是,要我拿孩子童年的快樂去換取他未來"不一定"的成就,免談! 
Fiona最近和一位同事討論著選幼稚園的事,絕對不選: 
-保證讓孩子會聽英文、說英文的學校 
-訓練孩子學會ㄅㄆㄇ與ABC的學校(好像訓練猴子) 
-沒有戶外遊戲場的學校

『孩子唯一的工作就是,玩。』
我們家裡的孩子少,能夠跑跳的地方也小,
讓孩子去讀幼稚園是希望讓他擁有好多兄弟姊妹,
在團體生活中學習友愛、禮讓、幫助還有合群,
在太陽底下的遊戲場跑跳玩耍消耗體力,
至於那些看起來很神奇又利害的學科技能就免啦!
反正等到孩子夠大理解力發展夠了學起來更快,
國小、國中、高中、大學.....以後得讀書20年,
幼稚園這幾年,如果可以的話國小時也高抬貴手放過孩子吧!
沒有菁英訓練,在快樂的環境成長的孩子也是令人期待的。

我不是教育專家,也沒有什麼令人敬畏的頭銜,
只是一個不想看到孩子背著比自己更沉重的書包上學的媽媽,
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deau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